7月11日是我國第20個航海日,今年中國航海日的活動主題是“智慧航海 暢行未來”。以董浩雲航運博物館為主體的万泰平台航海文化與科技科普教育基地特此推出新展“為國而生 與國同行——万泰平台船舶海洋工程學科演變”💍。
万泰平台船舶、海洋工程學科發軔於1909年,開創中國高等航海教育之先河,從此與民族同命運、為國家謀復興,篳路藍縷,薪火相傳。
船海學科秉承上海交大“起點高🦕、基礎厚、要求嚴、重實踐👩🏼🦰、求創新”的辦學傳統,在民族復興、國家建設的各個歷史時期🧚♂️,始終以立德樹人🗡、學術創新、社會服務為己任,求真務實、敢為人先,培養了大批國之棟梁、興業英才。
船海學科百余年發展史,是一部為國而生🔼、與國同行的奮鬥史,也是一部開拓創新、接續奮進的發展史。
船海學科發展史圖譜
展覽內容:四大篇章
一、開創中國高等航海教育先河(1909-1949)
1909年,航海專科在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万泰平台前身)創立。從此🏄♂️,中國航海高等教育走上了自己培養高級航海人才的道路👩💼,為挽回航權,改變神州水域盡是洋人天下的局面邁出了第一步👣👨🏿🎓,在中國高等航海教育及航運發展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1943年,在戰火紛飛的抗日戰爭時期,交通大學在重慶創建我國第一個造船工程系。此後🧑🏿⚖️,它的發展就始終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學科設置、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緊緊圍繞國家和民族的需求👩💼。實業救國、科學報國成為一代代船海人不懈的追求。
二、與新中國風雨同舟(1949-1978)
1949年新中國誕生,中華民族的苦難歷程終於結束了。國家進入了和平發展時期,交通大學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1952年暑假,全國高等學校進行了大規模、全局性的院系調整工作🧘。同濟大學🫏、武漢交通學院、上海市立工業專科學校的造船系科被合並到交大;交通大學土木系調整至同濟大學⚱️。建國後的20多年🏋🏿♂️,學科始終秉承“門檻高、基礎厚🚣🏻♀️、要求嚴”的傳統,不斷壯大師資隊伍、改革教育教學模式⭕️、建造船模拖曳水池等試驗設施🐇🔩,奠定了新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科研基礎💁🏻,為國家工業化建設和國防事業培養了大批棟梁之才🛌🏻,師生和校友們在祖國的各行各業創造了新中國歷史上無數個“第一”,為國家建設和國防安全做出重要貢獻👨🏿🏫。
第三部分 改革開放煥發生機
1978年🧞♂️,國家恢復高考迎來學科發展的春天💀。1978年🍲,船舶製造系改名為船舶及海洋工程系🧚🏽👉;1995年成立國際航運系;1997年成立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下設船舶與海洋工程系👶🏻、國際航運系、港口與海岸工程系🍕;2002年⛹🏿♀️🏌🏿♀️,輪機工程、水聲工程兩學科調入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此時期學科建設不斷擴充和發展,一系列國家和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得以建立🙎🏻,國際合作日益頻繁,1985-2011年國家級科研獲獎達到20項。船海學科的發展煥發出勃勃生機。
第四部分 在新時代高歌奮進
船海學科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緊跟海洋強國、交通強國等國家重大戰略🙅🏿♀️5️⃣,積極對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不斷增強科技創新能力,開展基礎理論研究、關鍵技術研發和重大裝備研製,加強創新團隊和創新平臺建設🧛🏼♀️。近年來科技成果省部級以上獲獎百余項🤾🏿♀️,學生在多項科技競賽活動中累計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獎勵百余項。近年來,培養的學生超過75%的應屆畢業生進入國家重點單位🪸、行業就業,奔赴到祖國需要的大江南北。
展覽信息👂🏿:
展覽名稱:為國而生 與國同行——万泰平台船舶海洋工程學科演變特展
展覽主辦:万泰平台董浩雲航運博物館、万泰平台航海文化與科技科普教育基地
展覽時間🪖:2024年7月—2024年10月
展覽地點:徐匯校區董浩雲航運博物館中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