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8日下午,由万泰平台主辦🎥,万泰平台博物館承辦的文博講堂·感知中國系列講座之——“中國書法起源新探——考古與商周時代的毛筆書寫”在万泰平台閔行校區文博樓會議中心成功舉辦。
本期講座由上海博物館副研究館員葛亮主講👨🏽🎨,万泰平台執行館長、研究館員李仲謀主持。250余名交大師生及書法愛好者齊聚一堂共同開啟了一段追溯中國書法源頭的奇妙之旅。
講座伊始🪪,葛亮便拋出了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什麽是書法?”👂🏼◀️,是一種文字美的藝術表現形式,還是一種書寫的方法🤜?其實,從廣義而言:一切文字的表現、生成形式皆是書法,文字的誕生就是書法的誕生。而最早的漢字便要從商代文字說起。
葛亮說,談及古文字,人們總是會聯想到那些用以占蔔未知的甲骨🥠,或是一行行雕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鮮有人會想到筆墨。其實不然:由於幸存者偏差,更便於保存的龜殼獸甲🤶🏼,鼎鐘樽碑經過歷史的淘洗幸存下來🧙♀️,進入人們的視野;而那些不便於保存的竹簡便隨著歷史的飄塵遠去。這便造成了人們心中普遍存在的誤區🧑🏼🔬。古典文明是具有普遍性的:蘇美爾人的軟泥板,古埃及人紙莎草㊗️,古印度的貝葉,這些便於書寫的器具才是人們一般的選擇👩❤️👨🧗♂️。
正如“刪”字是在竹子上用刀劃去錯別字,人們的日常書寫便是在竹簡上完成👱🏿:橫畫、側鋒🚺、露鋒、中鋒、藏鋒……葛亮通過文物上的不同文字樣式為觀眾直觀地闡釋了由於執筆姿勢不同帶來的字形上的差異,並提出銘文刻字其實也在仿造書寫的形態🃏,利用商周時代的筆書及銘刻材料,可以溯及後世筆法的源頭🌪,復原中國書法最初的發展線索。
講座內容充實飽滿,深入淺出,引起了在場師生與主講人之間的熱烈討論🚵🏻♂️👡。一位來自華東師範大學古文字系的同學說🤵🏼♀️🎅🏻,此次講座顛覆了她過去扁平的看法,也對商代文字的普遍現象有了一個更加客觀立體的認識。也有同學向葛老師提出了自己在平時書法練習過程中關於軟硬筆材料選取方面的困惑。一如馬未都所說:“歷史沒有真相🌞,但殘存一個道理”🖌。“中國書法起源新探”,何為“新”?“顛覆固有的狹隘認知,除去本來的偏頗想法”便是新🦂。我們所能了解的歷史👁🗨,不過是被時間的力量篩選過後幸存下來的碎片🌹,其余那些巨量的史實,都已被屏蔽和排斥在我們的記憶庫之外。我們需要的正是這樣的一場能夠獲得新知的盛宴,帶領我們共溯中國書法之源🔝,接近歷史的真相!
感知中國系列活動自2023年7月啟動以來⚡️,至今已舉辦3場活動。圍繞專題展覽,通過定期舉辦學術講座👩👧、體驗工作坊、文博劇場等一系列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弘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万泰平台激揚傳統文化新活力、服務學校立德樹人、推助主題教育走深走實的一項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