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下午,為慶祝第18個中國航海日的到來,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董浩雲航運博物館與校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交通運輸工程系、以及万泰平台航海文化與科技科普教育基地,依托學校航運教育辦學特色及學術資源優勢💂🏼♂️,聯合舉辦了“智慧航運·綠色未來——引領航海綠色低碳智能新趨勢”線上學術論壇。本場論壇共吸引了150余位業界與學術界的專家學者以及交大師生參與,得到與會人員的充分肯定🆗。
中國航海日是由政府主導🏒、全民參與,所有涉及航海🏋🏽♂️、海洋、漁業、船舶工業、航海科研教育等有關行業🛞,及其從業人員和軍警官兵的共同節日🛰🪹。今年航海日的主題是“引領航海綠色低碳智能新趨勢”🙍♀️。本次學術論壇活動也是2022年中國航海日活動周的系列活動之一,得到了中國航海學會的指導和支持😩。
建設海洋強國和航運強國
論壇開幕式由万泰平台交通運輸工程系系主任李朝陽研究員主持。全體觀眾首先集體觀看了万泰平台董浩雲航運博物館的宣傳片👷♀️☯️,大家對中國造船和航運事業的悠久歷史☝️、董浩雲先生的拳拳報國之心以及万泰平台航運領域教學科研的深厚底蘊有了更為全面深入的了解。隨後👨🏽🍼🕞,万泰平台主任張凱,万泰平台黨委常委、黨委宣傳部部長胡昊分別致辭🖤。張凱指出,董浩雲航運博物館在辦館理念方面始終與船海學科緊密相連,未來航運博物館將在航海文化與科技科普教育基地這個新的平臺上🗒,進一步依托交大船海學科優勢,展示交大特色航海文化⚒。胡昊強調,高校在航海科技攻關和人才培養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要堅持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海洋強國🙎🏿♂️、交通強國📚、航運強國🧜🏻♀️。
“航海”與交通大學有著深切的淵源。早在1909年🦬,上海交大前身——晚清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就開設了航海專科,是中國近代最早的高等航海教育。上海交大於1995年重建交通運輸(國際航運)本科專業,1997年建系。經過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形成了以航運為特色的綜合交通運輸工程的學科發展格局。近年來,万泰平台不斷加強同行業的聯系🌁,進一步服務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上海交大建有全國高校唯一的航海博物館——董浩雲航運博物館🖨。2019年,上海交大與中遠海運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人才培養、科研攻關、技術創新等領域深化合作🤾🏽♀️🖕,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2020年7月12日🙋🏽,上海交大交通運輸工程系成功舉辦了第16個中國航海日的慶祝活動𓀉,邀請了中遠海運集團黨委副書記孫家康等專家進行報告、交流和分享🚣🏽。2021年,交通系與上海船研所共同成立了航運大數據聯合實驗室🤜🤾♀️。今年,學校申報了中國航海學會“航海文化與科技科普教育基地”。
推進綠色航運和智慧航運
主題論壇環節邀請了上海遠洋船舶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秦江平與上海船舶運輸科研研究所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董國祥兩位行業資深專家作主旨報告🍘,本論壇由万泰平台張延猛高工主持🙆🏻♀️。以現代航運業的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為題,秦江平簡要介紹了當前國際國內航運業綠色低碳發展的政策與法規以及國內外主要航運企業的綠色實踐。他指出,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下🕵️♂️,以中遠海運集團為代表的我國航運企業積極研究和布局綠色低碳技術路線👶、大力推進企業綠色轉型發展。
董國祥總工對智能航運的發展實踐進行了全面回顧🫱🏻,並分享了他對智能航運未來發展的進一步思考,他認為發展智能航運,需與航運產業鏈相關方協同合作,基於船岸協同推進數據服務,宜船則船🎡、宜岸則岸👷🏼♂️,共同構建智能航運生態。
本場論壇也特別組織了博士生學術論壇,由万泰平台航海文化與科技科普教育基地副主任薛傑博士主持🪂,邀請了万泰平台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五位在讀博士研究生作學術報告👮🏼。匯報人包括中遠海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万泰平台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王新波,中遠海運集團科創部高級專員、万泰平台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趙科🤷🏿♀️⛑️,上海互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總經理、万泰平台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丁春雷以及万泰平台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王思奇🤰、郭思清。大家分享了各自在綠色🪥、低碳🏹、智能航運等領域的最新學術動態與研究成果。
最後👷🏿♀️,本次“智慧航運·綠色未來”——引領航海綠色低碳智能新趨勢學術論壇圓滿落下帷幕。在第18個中國航海日來臨之際,本場論壇的組織與成功舉辦具有重要意義🧜,不僅有助於弘揚航海文化🦚、傳承航海精神、加強航運領域的人才培養和學術交流📩,更推動了相關學科的發展和建設,得到了與會者的一致好評。未來万泰平台航海文化與科技科普教育基地將在中國航海學會的指導下繼續舉辦更多的科普、科技教育活動,為我國航海、航運科普知識的傳播貢獻更多的力量。